商标被抢注怎么办呢
商标被抢注后,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应对,以最大程度维护自身权益,下面请看构卓企服小编详细介绍。
1.确认抢注商标的状态
查询公告期: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(或委托代理机构)查询抢注商标的流程状态:
若在初审公告期(通常3个月内),可立即提出异议申请。
若已核准注册,可在注册后5年内提出无效宣告请求(驰名商标不受5年限制)。
2.法律救济途径
(1)异议程序(公告期内)
依据:抢注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四条(恶意注册)、第十条(禁用标志)、第十一条(缺乏显著性)、第十三条(驰名商标保护)、第三十二条(损害他人在先权利)等。
证据准备:提供在先使用证据(如销售记录、广告、合同等)、著作权证明、企业名称权证明、知名度证据(奖项、媒体报道)等。
(2)无效宣告程序(已注册)
依据:同上,重点证明抢注人主观恶意(如明知或应知他人商标仍注册)或自身商标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。
驰名商标:可主张跨类别保护,需提供驰名证据(如行业排名、市场占有率等)。
(3)司法诉讼
若无效宣告失败,可向法院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(行政诉讼)。
若抢注人恶意使用,可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。
3.协商或收购
协商转让:若抢注人非恶意或诉讼成本过高,可协商购买商标(需签订书面协议并办理转让手续)。
反抢注策略:同步在相关类别注册防御商标,避免再次被抢注。
4.避免扩大损失
监控商标使用:若抢注人未实际使用,可连续3年申请撤销其商标。
风险防范:在核心商品/服务及关联类别上尽快注册,建立商标保护体系。
5.专业协助
委托代理机构或律师:商标案件专业性较强,建议委托熟悉商标法及评审规则的代理机构(如原商标局审查员团队)或知识产权律师,提高胜诉率。
温馨提示:建议尽快行动,并根据抢注商标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策略。如需进一步分析,可提供详细信息(如商标类别、使用时间、抢注人行为等)。